校友登入

校友證

獲獎名單

首頁 / 傑出校友 / 獲獎名單

第17屆(2022年)社會服務類 - 鄧傳馨

鄧傳馨先生,2013年臺灣大學管理學院EMBA商學碩士畢業,現任馨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臺灣大學系統文化基金會董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諮詢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諮詢委員、政治大學世界校友總會常務理事、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委員、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監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諮詢委員、總格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全民健康基金會董事等職。

鄧先生1986年退伍後,進入日商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台北國際採購中心擔任國際採購工作,歴經完整的供應鏈系統及關鍵元件專業技術訓練,工作表現卓越備受主管肯定,也為日後創業打下深厚根基。1988年他創立馨昌股份有限公司,以代理日本大廠關鍵元件及半導體起家,秉持「誠信.專業.創新.服務」與「崇本務實」的經營理念,結合日本科技大廠,持續引進日本先端科技關鍵元件供應台灣科技大廠。日裔美籍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曾說:「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信任更是企業長存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日本合作夥伴充份信任支持下,馨昌於2005年曾寫下供應全球主機板電容市佔60%及全球筆電軟碟機50%市佔佳績。即便創業歴程經歷無數艱難挑戰,鄧先生一步一腳印務實積累,公司三十餘載持續為臺灣科技產業升級發展貢獻心力。

用心堅持理念、專注提升內涵及核心競爭力是鄧先生帶領企業穩站業界前列的不二法門。百忙之中他更回歸校園充實自我,先後於政治大學、臺灣大學及復旦大學取得經營管理碩士。台大管理學院課程幫助他降低企業運營風險,結合理論知識與動態實踐,他能以更系統化的方式進行決策。除感恩台大、復旦管院師長,他還特別感念指導老師湯明哲教授及政大于卓民教授。鄧先生在校就讀期間勤奮向學,畢業時獲台大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書卷獎肯定。2017年更獲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傑出校友年度社會貢獻獎。2018年再獲國立聯合大學授予名譽工學博士學位,表彰其對社會公益及文化藝術推展貢獻。

鄧先生自幼在苗栗通宵農村成長,僅管家境小康,但從小即和父母親一起在農田中辛勤勞動,體認惜福與感恩,也養成創業成功需要之堅毅性格。鄉村成長的背景也讓鄧先生接觸社會弱勢族群的家庭及同學,深感其生活壓力及求學過程不易。鄧先生家族百年三合院祖宅牆上掛著「善為至寶一生用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有餘」的家訓,其家族及父母對教育特別關注,曾曾祖母曾捐地興學,把家族位於最精華地段的土地捐贈給烏眉國小建校,支持地方教育。父母在世時,亦身教言教,叮嚀囑咐要謙遜善良,將來若在工作事業上有些許成就,定是有許多貴人相助,莫忘能力所及回饋社會幫助別人,這對鄧先生日後關注教育及社會公益產生深刻影響。

鄧先生認為,教育是最好的脫貧方式,因此他與教育公益結下不解之緣,創造企業價值同時不忘回饋社會。為鼓勵清寒學生努力向學,協助翻轉年輕世代,2015年他以已故父母之名義,在母校臺灣大學醫學院、管理學院、文學院及電資學院設置「紀念鄧立登先生及鄧劉治妹女士」永續紀念清寒獎助金,同時陸續在政治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聯合大學設立清寒獎助學金。2016年為支持臺大管理學院留聘優秀年輕學者,鄧先生邀集校友集資捐贈,在台大管理學院設置「臺大EMBA校友菁英學者講座永續基金」,2017年也在政大商學院邀集校友集資成立「政大商學院校友菁英學者講座永續基金」,2019年再捐善款支持政大「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設置,希望藉此講座發揮臺灣在國際漢學的優勢,讓文化代代相傳。2022年鄧先生持續關注支持教育,在臺灣大學理學院設置「紀念鄧立登先生及鄧劉治妹女士」紀念清寒獎助金。此外為提供臺大師生更好的互動空間,同年他再以已故父母之名捐贈臺大文學院人文館國際會議廳,希望有助於文學院各單位教學研究及教學能量提升。

鄧先生長期對教育及社會公益投入關注,今年獲母校台灣大學頒予傑出校友,對他而言是此生最大殊榮,除了感謝母校栽培,更想把此份殊榮獻給父母親,永記養育之恩;也獻給所有幫助過他的貴人,不忘提攜之情。哈佛大學勞倫斯校長曾勉勵2022年該校畢業生:「給別人留個位置,給別人留出空間,不要讓你接受哈佛教育的機會僅僅豐盈你一個人的人生!」正如鄧先生父母從小教導其心存善念謙遜助人,長期以來他在臺灣社會逐漸以涓滴力量串流成河,推動社會公益,至今已有超過800位弱勢家庭同學獲永續獎助學金幫助,鄧先生表示,當學生們說出「我將來也要幫助別人」的那一刻,他知道善意傳遞的紐帶已經締結成功,他期盼能以個人的小善念,激起未來更多的大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