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登入

校友證

獲獎名單

首頁 / 傑出校友 / 獲獎名單

第09屆(2014年)社會服務類 - 陳錦煌

陳錦煌先生,1977年臺大醫學系畢業,之後在臺大醫院接受小兒科訓練,1981年,為圓父親一生最大的夢想,毅然返回醫療資源匱乏的故鄉-嘉義新港開業,回鄕時,臺灣小兒醫學開基祖師—魏火曜教務長送他一句話「醫師之良」作為勉勵,這句話一直掛在陳先生的診間,從此,「成為良醫,不作名醫」是他一生最大的鼓勵。

1987年,中南部流行「大家樂」賭博遊戲,陳先生每天看到許多鄕親罹患所謂「大家樂症候群」:頭痛、失眠、心悸、流冷汗等身心症狀,作為堂堂臺大畢業生,陳先生不願只等在診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診所病患最多的時候,他選擇走出診所,和鄉親組織「新港文教基金會」,擔任董事長,企圖從文化、社會、環境、心理等各層面探討「大家樂症候群」的成因及預防方法。

1987-2000年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期間,陳先生用他生命的堅持,呈現令人無法抗拒的真誠,吸引鄉親擔任義工,一起為正受瘋狂大家樂困擾的新港,解決各式社區發展難題,不管文化保存、圖書推廣、環境保護、終身學習、國際交流、健康促進、弱勢關懷等工作,成績斐然,是臺灣首創社區型全方位基金會,被當時文建會譽為「社區總體營造」全國性標竿,2003年,新港文教基金會因而得到總統文化獎的鼓勵;同時,鄕親因為當義工得到社會肯定,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在,減少「大家樂症候群」的不適,也開創了臺灣當義工參與公共事務的風氣。

陳先生由於基金會工作的表現,1994年榮膺嘉義中學第一屆傑出校友;1996年受聘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會董事,協助釐清董事長制及執行長制的紛爭;1998年被天下雜誌選為「影響臺灣200人物」,是醫師行業中極少數的代表;2000年榮獲「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獎」;2000年臺灣首度政黨輪替,為借重陳先生基層社區的營造經驗,被推薦入閣,擔任政務委員,協助建立災害防救及指揮通報體系,被院長指定為桃芝、納莉等颱風、及新航墜機、汐止東科大火等13次災害防救的中央總指揮官;另外,推動民宿、生態旅遊、溫泉法修正及公務人員旅遊補助等以發展觀光;同時,在社區總體營造、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事業廢棄物清理管制條例立法等著力甚多;2002-2009年被歴任行政院長聘為二二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任期最長,任內出版「二二八責任歸屬研究」、「二二八辭典」等真相發掘、釐清及教育工作,同時和國際人權組織交流,引進經驗,以協助臺灣轉型正義。

2003年辭去公職,返回新港繼續執業,陳先生仍一本初心,不忘公共事務參與,2003-2009年被推選為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恰逢SARS流行,和其他專業團體及社區組織籌組「社區防疫行動聯盟」,發起人人量體溫來發現可能案例,終於將感染阻截於醫院內;2005年,於診療中發現,臺灣由於貧富懸殊、老化少子、城鄉差距等形成許多健康及照顧難題,於是組織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2005-2011年擔任理事長,以積極性社會福利的方式,照顧社區老人、身心障礙者及新住民,發展社區型自主性老人長期照顧體系,鼓勵老有所用,社區代替家庭的相互照顧方式。2009-2011年,以社會公正人士受邀擔任中研院「建置臺灣生物資料庫先期規劃」倫理治理委員會召集人,協助完成立法所需相關的社會溝通、資訊安全、隱私保護,去標籤化等工作,2012年立法完成正式推動後,目前仍擔任副召集人;2012年因為董事長繼任人選問題,不得已陳先生回任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看守期間,陳先生除了培養接班人才,同時開設社區輔導陪伴高關懷家庭小孩的工作。

2003年,陳先生榮獲「賴和醫療服務奉獻獎」,2011年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臺灣醫療典範獎」,2002年迄今,受聘為臺大小兒科及後來家醫科的兼任主治醫師,以「社區醫師」開創性理念及實務經驗,提供醫學生及PGY醫師社區參訪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