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天地
首頁 / 交流天地

臺大校友榮獲僑委會全球傑出僑生校友殊榮
行政院僑務委員會於2025年6月10日舉行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表揚頒獎典禮,表揚17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僑生校友。臺灣大學3位校友獲此殊榮,分別是:「社會公益類」陳慧芳(馬來西亞,B56外文系)、「企業工商類」王順和(馬來西亞,B57植病系)及「僑務貢獻類」張玲琴(泰國,B73工管系)。3位校友在其專業領域大放異彩,也積極推動公益與僑務發展,為母校與國家爭光。 臺大6月11日也邀請3位獲獎校友返校,與校長陳文章、主任秘書王大銘、學務長朱士維及相關院系主管與會相見歡,並由專人導覽校史館後再回各院系分享得獎校友的生命故事及對母校未來的期望。 臺大將持續打造友善的國際校園,支持更多僑生在校安心求學,壯實專業能力,進而發揮長才並回饋國家社會。以下分別介紹今年度獲獎的3位校友。 .■ 社會公益類_陳慧芳陳慧芳校友長年關懷馬來西亞教育與公益,帶領義工團隊深入社區,推動慈善行動,幫助弱勢學生。她的無私奉獻精神深受當地政府肯定,並多次榮獲社會公益獎項。以「回饋社會、成就他人」為理念,慧芳學姊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溫暖與力量。 ■ 企業工商類_王順和王順和校友為大資控股有限公司創辦人,憑藉獨到的經營策略與遠見,成功拓展全球事業版圖,並在國際間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他白手起家的創業成就,展現其堅忍魄力,是為後輩學子的榜樣。 ■ 僑務貢獻類_張玲琴張玲琴董事長不僅經營事業有成,並積極投入僑務與文化推廣,致力促進臺泰雙向交流。現領導的泰國臺灣會館,已發展成為海外最大臺灣會館,展現其卓越的領導能力。重視人才培育的她,在僑居地投身技職教育,為我國青年提供海外實習機會,並也協助泰國青年提升語言與技能,對兩地未來發展貢獻,成為兩國教育合作的重要橋樑。 圖左至右分別是張玲琴校友、王順和校友、陳文章校長、陳慧芳校友。

臺大女排緣起不滅 校友攜手勇闖世壯運
五月最受人矚目的盛會便是在雙北熱血展開的「世界壯年運動會」,這項大型運動盛事邀請世界各地的壯年好手們齊聚一堂,與臺灣選手在場上較勁,以運動會友。在十分熱門的排球項目中,有一群來自臺大女排的校友學姊們在一年前就成軍,秣兵厲馬、準備上場征戰。最終她們不負眾望,勇奪40+及50+室內排球純女休閒組銅牌、50+室內排球混合休閒組銅牌,以及40+沙灘排球4人組女排金牌,為臺灣、也為臺大爭光,展現出絕佳的團隊默契與堅強實力。 重披球衣,球場聚首 以女排校友班底所組成的隊伍「Servivor」,陣中球員囊括B75 至B91 級校友,彼此多為昔日在校隊中的學姊學妹,在本次賽事他們不僅報名沙灘排球與室內排球項目,更挑戰競賽組,和甲組球員與昔日國手對陣,毫無懼色。為了備賽,大家不只約定每週練球時間,更有不少人自費報名坊間訓練班自我加強,賽前也相約回到母校與現役學妹進行友誼賽。即便速度、體能與進攻磅數和學生時期已大相逕庭,不過面對對手,學姐們仍盡全力防守,進攻也充滿企圖心,在來回攻防中展現了歲月帶不走的紮實基本功與強勁韌性。談及組隊契機,B84 校友學姐Jeco 與B85 校友學姐艾珊笑著回顧當初:「原本只是想打一場『回憶賽』,沒想到越練越認真」。難得在自家主場的國際賽機會,還能與老隊友們重聚,便決心找回當初的隊友組隊再展身手。 往事歷歷,情誼如初 回憶過往球隊時光,學姊們笑著侃侃而談:「我們以前集訓住在舊體樓梯底下,沒冷氣、蚊子超多,卻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艾珊學姊回憶。當年大家一起睡在榻榻米上,一群人練完球後洗澡、聊天、看漫畫,清晨會有人主動出門買早餐叫大家起床,練習與生活緊緊交織的日子,到了今天也成為彼此最深刻的青春印記,畢業多年後仍念念不忘。 已故教練余育蘋,心靈導師,精神領袖 談起球隊凝聚關鍵,兩位學姊都提到了當時的教練余育蘋。「她真的很嚴格,有次比賽時我們表現不好,教練在暫停時直接把全隊叫回去,什麼都沒說,但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Jeco 學姊說道。然而嚴格背後,也有著極深的關懷,「她不只教我們打球,也會關心我們的感情生活,還是我們的戀愛導師!」學姊們打趣的說。余老師在場上嚴格、場下溫暖,在球員失落時默默陪伴,更會主動關懷球員的身心健康,對學姊們來說,教練的角色早已超越傳統意義,是嚴師也是慈母的教練成為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支柱,在球隊吸收的經驗與回憶,深刻影響了學姊們往後的生命歷程。 與自己和解也與隊友並肩 重回賽場的準備過程中,大家也同時面對年紀增長帶來的身體挑戰,「幾乎所有人身上都有傷,但大家還是很努力練球」艾珊學姊說,她也提到,面對體力的變化,卻也讓球員們更懂得如何調整與補位,「我現在接發球沒以前準,但我知道怎麼配合、怎麼幫隊友補位置」。為了比賽,學姊們幾乎每週六固定練球,有人報名防守班、有人找教練個別練習,甚至還特別去進行體能訓練與物理治療,只為了讓身體能撐到比賽的最後一刻。「真的很拼,但看到大家這麼努力,我覺得很值得。」Jeco學姊話語中帶著感動。談及對賽事的期許,Jeco學姊也笑說:「我們要的只是『平安下莊』,享受一起打球的快樂。」她更期許大家可以拿出臺大女排一貫的球風:「臺大女排是打不死的蟑螂,希望我們的防守也能讓對手覺得『好過癮』!」。 跨世代的精神傳承—偉哉臺大女排 這份從排球出發,延續三十年的情誼,也持續在臺大女排一代代球員間流轉。學姊們坦言,每逢大專盃賽季都會「在上班時間偷看轉播」,默默關注學妹。回顧甫結束的大專盃決賽,學姊讚嘆現役學妹們的團隊氣氛與防守韌性。「現在一起努力的時光,會成為你們一輩子的能量,請好好把握!」她們語重心長地說,彷彿在與當時仍是小球員的自己對話。「跟大家一起打球,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艾珊學姊最後向身邊的隊友們如此喊話。即便今年度世壯運已經結束,學姊們卻早已規劃起兩年後的旅程:「下一屆世壯運在日本關西,我們已經約好了,一定要再一起出隊!」她們的目標不只是「繼續比賽」,更要延續這份來自青春的連結,讓彼此不再只是朋友,更是永遠的隊友。

臺東校友會 綠島海底展現「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墨寶記要
B74牙醫邱宏正 校友總會副秘書長 2025年5月23-25日臺大校友總會郭敏能理事長領軍,來自美國與全台各地校友一行四十位,齊聚臺東綠島三天島嶼見學旅遊活動。行前擘劃兼顧校友各年齡層相關活動,浮潛、玻璃船觀賞海洋世界、過山古道健行,最後特別任務拍板定案水肺潛水,由海內、外校友代表校友總會副秘書長邱宏正(B74牙醫),與今年四十重聚,海外校友代表甫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牙醫學院退休的妻舅張學仁(B70植病)學長,豐富海內外潛水經驗的姪女Amy Chang共伴深潛,為2028臺大百週年校慶暖身,於綠島海底世界,體現臺大校友寰宇貢獻之精神。 行前穿戴調整潛水裝備,與隨行的四位潛水教練,校正海底溝通手勢與肢體語言,商討此行任務海底攝影運鏡,複習海底危機狀況排除技巧。韓裔的領隊教練、資深中國籍教練、年輕經驗豐富的馬來西亞教練,還有駐店的唯一在地女性教練共伴深潛,加上張學仁學長父女是美國籍,此行任務堪稱五國國際性深潛活動。因海床珊瑚礁岩空間侷限,選定豆丁海馬郵筒處,定點展開郭文夫教授墨寶「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精神標語布條,代文夫師海底書法展宣示臺大校友貢獻寰宇之精神;寬敞的海洋之心定點處,展開有臺大校徽在地的「臺東縣國立臺灣大學校友會」布條,宣示寰宇臺大校友無所不在,傳遞來自深海的禮讚。 綠島的絕美海底世界,今年是小龍蛇年,甫下水就巧遇灰藍扁尾海蛇從身邊溜過;沿途可見鹿角珊瑚、腦珊瑚、盤狀珊瑚,提供魚類、無脊椎動物的棲息地,維繫生態多樣性;沿途尚可見長觸手海葵、泡泡狀海葵,鮮豔小丑魚穿梭其間,多姿多彩生機盎然。期盼有心校友曷興乎來,未來參與慶祝母校臺大百週年慶(2028)系列活動,歷程點滴集結成輯「臺灣大學存真紀念集」展示於世界-讓「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 行程精彩照片及影片連結

大紐約區校友會 春遊吃粽 盛享美景 完成挑戰
大紐約區台灣大學校友會 6月1日在紐約市 Wave Hill Gardens 舉辦春遊吃粽。校友及家人共 93 人參與。校友畢業年次由 1957 到 2010,涵蓋 53 年次,老少賢集,最年輕的 3 位還獲得禮金卡,作為鼓勵。眾人享受蒸粽美食之餘,逐一自我介紹,大家合影留念,就自由活動。會長蘇斐璋感謝大家參與,簡單的介紹公園,並感謝多位理事的協助,得以完成活動。賴富雄、葛賢芬協調花園,林豐堡和夫人訂購並運送粽子、副會長趙君宜整理會員資料,李梅麗推薦這個搭地鐵就可抵達的市立花園,林麗如、歐瑪麗和夫婿陳大全提早抵達幫忙設立報到攤位和分配粽子。最感謝的是財務長蔡玲妤,幾乎全程守在報到台,招呼每一位校友、分發粽子,最後把多的粽子合理有順的賣給需要的校友家庭。 每一分快樂和自由是需要努力的。 校友們接受會長的挑戰,在自我介紹時,不說出自己的出生或成長的地點,而是給一個頭腦急轉彎謎題,讓校友去猜。 西子灣、八卦山、豆漿都好猜,但宜蘭壯圍、彰化北斗、台北石牌..還真的很難。這項挑戰叫做, “告訴我 ‘你從哪裡來’,而不告訴我 ‘你從哪裡來’” 會長的另一個挑戰是在自由活動期間,要認識 5 個新朋友。 老少校友們在逛花草美景,閒暇漫步之際,彼此相互介紹、問候工作、家庭、愛好興趣。 幾個活潑可愛、稚嫩嬌羞的小小朋友,頓時成為會談交流的起點。會長抽查作業,幾位年輕校友的紛紛報告有完成挑戰,因此擴大生活在大蘋果生活圈的人際關係。這不就是辦春遊活動的目的嗎? 今年適逢 Wave Hill Gardens 設立 60 周年,花朵扶疏自然、遼闊的草地遙望哈德遜河和新澤西。公園管理人驚喜的收到粽子美食,也感謝台大校友到來。 會長邀請大家撰寫短文、發表在校友會的電子季刊;拍攝美景,也許能舉辦一個攝影比賽;最後,會長邀請大家出席將於 10 月25 日舉辦的年會盛宴。大家在舒坦自然的氣氛,珍惜情緣、互相告別。

大芝加哥校友會講座 增廣知識嘉惠僑胞
大芝加哥區臺大校友會6月1日舉辦2場講座,會長陳美君及理事們、芝加哥文教中心副主任陳怡珍、中華會館主席項邦珍、僑務委員徐曙明、臺灣同鄉聯誼會會長謝蓉及臺灣同鄉會會長李秀玲等,共60餘人參與。陳美君感謝支持臺大校友會的活動,陳怡珍也宣導僑委會i僑卡,享有多種優惠,希望大家申請使用。第一場講座,由同為中醫師的陳美君主講《由迷走神經的腸腦循環談養生養心養能量》,她指出,迷走神經的腸道循環提供心理學的生理基礎,腸道菌透過迷走神經連結大腦,構成「腸腦軸線」;研究發現,腸躁症、憂鬱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身心疾病,多與它有關。陳美君說,腸道也被稱第二大腦,為大腦以外最具規模的神經系統;引起情緒的多巴胺,以及帶給人體幸福、平衡和穩定的血清素,皆由大腦與腸道生產。生活方式需天人合一,她也提醒僑胞朋友,要營造一個好的腸道環境,不吃加工食品、多吃新鮮蔬果及原型食物、多喝水等都有幫助;做對運動也能促進大腦幹細胞的生成,有助於記憶力與認知提升。第二場演講由湯大由博士主講《由臺大電機到華爾街,量化交易跨界之旅與產業概況》,他談到商品在市場集中交易能確保雙方最有利的價格,並對交易市場裡的各項術語加以定義及解釋,包括Dealer、Broker、Market Maker等等,也介紹市場上知名的量化公司及其執行長。從健康養生到金融科技,講座面向廣泛,讓與會僑胞不僅增進知識,也促進校友與僑界之間的交流。

臺北市校友會第十屆第三次會員大會
筆者:黃炎東教授(國發所)今日2025(民國1 1 4)年6月15日下午16:30前往臺北市臺大校友會館四樓出席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校友會第十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本會楊泮池理事長特別撥冗主持本次大會,所有理監事及會員暨會務幹部及校友皆踴躍出席,場面温馨、熱絡,圓滿成功;並於會後大家互道平安聯繫情感,也期許母校邁向國際一流學府,實踐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校訓精神。

2025 休士頓校友會年會暨交接典禮
休士頓台大校友會日前舉行年會及新一屆會長與理事會選舉,陳治綱順利連任會長。年會與選舉就職典禮於3月8日(週六)在僑教中心大禮堂登場,現場來賓雲集,包括駐休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蕭伊芳處長、僑教中心副主任黃依莉,以及眾多台大校友,共同見證這一年一度的重要時刻。會場氣氛熱絡融洽,洋溢著校友情誼。會長陳治綱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並特別向女性校友致上婦女節的祝福。他同時分享過去一年校友會的成果與活動,包括慈善義賣、財務講座和中秋晚會等,展現了校友會在社區聯繫與服務上的多元貢獻。蕭伊芳處長也以台大校友與辦事處處長的雙重身份致詞,表達她的榮幸與欣慰,並肯定校友們的傳承精神與團結力量。她也讚揚台大人在國際舞台上的卓越表現,為台灣爭光。本次活動也完成了2025年理事會的選舉,並在蕭處長的見證下,為連任的會長陳治綱舉行了簡單隆重的就職儀式。展望未來,陳會長透露,台大校長陳文章預計於6月21日訪問休士頓,屆時校友會將舉辦盛大的歡迎活動。

校友總會及宜蘭校友會「山海輕旅行」
4月13日校友總會與宜蘭校友會「山海輕旅行」圓滿成功!宜蘭校友會會員及校友共36位、校友總會郭敏能理事長帶領來自各區校友共34位一起參與,行程包括南澳朝陽步道健行、朝陽漁港海鮮午餐、綠色博覽會及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過程充實愉快。感謝大家準時集合、熱情參與,留下許多珍貴回憶與笑聲!全程平安順利,期待下次再相見

B55五五重聚終於登場
B55 歷史系 雷戊白我們這一屆,在民國59年(1970年)從台大畢業以後,同學們闖蕩天涯,各奔東西。錯過了校友中心協辦的30重聚,又再錯過了40重聚。而母校請客原來要在2020年三月舉辦的50重聚,竟然無奈半途殺出一個Covid攪局。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迫取消、延期之後,各系的聯絡人當機立斷,取得共識,決定直奔2025年的55重聚。也就在這五年的期間中,各種生老病死,在每一個人的身邊不斷發生;有家人親友,有自身經歷。回想當日校園中錯身而過、意氣風發的少男少女們,彷彿還是昨日種種;而今不但各自年華老去,更有很多同學們,或因病苦、或是失憶、或已辭世而無法前來參加,都是令人扼腕嘆息的遺憾。=====2025年的4月18日,星期五,是我們畢業55年以後,相約重聚的日子。陽光燦爛!一早9點在校門口集合,校方有服務人員分組帶領導覽,介紹各種校園近況。我們在九點以前到達,遠遠竟已見人山人海。因為老人家們都起得早?還是好似兒時「遠足」前夕的迫不及待?既盼再回母校,更盼重見舊人。校方服務中心精心安排各組的導覽人員,有退休教授,也有相關科系的學弟妹們,介紹詳盡,讓人格外感到親切。謝謝母校的費心與體貼。綜合體育館中的諸位義工,各個笑容可掬,人人和藹可親,提供了各種指標與服務。這些穿著背心制服的台大學弟妹們,屢屢來讚賞在場的學長姐們神采奕奕;那真是只見到溢於言表的興奮與幸福啊。其實,絕大多數人都屬「外強中乾」;若說完全無病無災的同學們,那真是幾希矣了!=====台北早夏的炙熱與潮濕,當日充分發揮;只是汗流浹背不敵殷殷期盼。排除萬難來參與的五百多位同學們,在綜合體育館裡友誼的花園中,忙碌的桌間穿梭。只見眾人紛紛拿著校友中心提供的報名名冊,依照著桌次的圖表,尋覓昔日熟悉的面容,或曾經心儀的人。除了在台的校友們,還有許多人從海外美加、日本、澳洲等地返台。那些當日來自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僑生同學們,很多攜家帶眷,甚至初次返台,揪團與會,最是盛情感人。感謝校友中心提供大字又雙面的名牌,不但有系別、學號、姓名,下面還有例如「聯絡人」或在配偶們的名牌上列有陪同校友的名字。大大的字體,讓年屆「七老八十」,已經「視茫茫」的我們,減少了很多見面相認時的尷尬。=====團體照拉開序幕。各系的同學們依次排隊上台拍攝團體照,跟著麥克風的指示,隨著義工們耐心又細心的引導,配合專業攝影師的調度,亂中有序,順利進行。11點半,正式活動開始,由校友中心的執行長劉寧學妹主持。行禮如儀,先起立唱校歌。「台大的環境鬱鬱蔥蔥,台大的氣象蓬蓬勃勃」,那是我們快要畢業時候才有的校歌。比我們小了二十多屆的學弟陳文章校長上台,「傾心分享」母校的進步與他對於治校的理念;然後是機械系的葉陽初總召,代表同學們「簡短」致詞。感恩校友中心的運籌帷幄,志工們的親切協助,還有各系聯絡同學們竭心盡力的號召之後,提點大家從學號「55」到「55」重聚,報名將近550人,和今天是2025年的一個星期五等等的各種巧合及有趣的因緣。台上兩位不約而同的都期許大家五年以後再辦60重聚,全場舉杯,祝福大家身體健康!校長更在台上致贈多位慷慨樂捐的同屆校友們「琉璃獎杯」,感謝他們對母校回饋。=====席開五十五桌(另外一個55),是葷素兼具的菜餚。即將開始進餐時,台上司儀還特別「貼心」的提醒大家,「莫忘餐前和餐後要吃的藥喔!」同學們相視,會心一笑。蛋糕水果上桌,開始團拍。先是校長與各系聯絡人的合照,然後從最「大戶」,站滿了台上四層階梯的北一女校友們開始。之後依次有建中、附中、北二女(中山)及台灣由北到南的各個高中校友們。繼而還有初中、小學、社團(合唱團、登山社。。。)以及不同的組合,例如北一女的樂儀隊,和我們這一屆特有的「55屆夫妻檔」。當初統計過,放榜清單中的一千人左右,加上各校的保送資優生,不計算僑生,民國55年入學的人數也不過1200名左右。是因為近水樓台?還是先下手為強?竟然成就了六十多對同校又同屆的佳偶。當日現場就有二十多對上台合照,都是已度金婚的老夫老妻們,真是佳話一樁。午餐時,很多系都邀請了本系的系主任或師長們參加。最重量級的是經濟系邀請到已經年過九十的前校長孫震先生;總召事後一直懊惱自己當時台上緊張而忘記介紹,特別失禮。餐後也有很多系返回母系參觀,都受到系主任熱烈招待。還有法學院同學們回去徐州路的校園中懷舊。真是考驗體力的一日啊!=====感人的場面,是滿場此起彼落的歡聲笑語及驚呼聲。未能參加的同學們可惜了,這般老友們齊聚一堂,半個世紀的約會,實在難能可貴啊!快樂的擁抱,微笑的拍照,不見感傷或淚水。各自人生的故事,來不及一一陳述。錯綜複雜的情感,只有當事人心領神會。有人胖了,有人瘦了,還有人縮了。多半英挺如昔,風華依舊,健步如飛;也有人龍鍾老態,杖藜扶我過橋東 - (*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滿頭白髮與滿面皺紋的陌生人,藉由名牌上熟悉的名字,凝視片刻後,依稀少年的心性和容顏,便又重新浮現。歷久彌新的友情,恍如隔世的重逢,眼中盡是老友們磨練後的沈穩與人生中累積的智慧。=====很多系都有無可避免或未曾預料的突發狀況,各自處變不驚的見招拆招。國外有人臨行前醫囑不可搭機;也有人到了台北在返校途中於捷運站中跌倒送醫而錯過(所幸檢測無礙)。更有人週前不幸家人送醫不治,必需留下處理後事。還有人臨時要安排就醫,或者竟然「老人家」忽然就忘記的。當然,也有人理所當然,沒有報名就自動現身。無論如何,只要能夠準時赴會,都歡迎,都感恩。很多系在會前或會後舉辦餐會或旅遊的活動,有去礁溪泡溫泉,有搭淡水河渡輪賞夜景,也有組團去金門探訪戰地。吵鬧嘻哈中,說些因為夠交情才可以胡說八道、言不及義的無忌童言。餐聚中把酒言歡,幾許少年往事中的愛恨情愁,就都在那相視的一笑間,仰頭的暢飲後,恩仇盡泯,人生無悔。那些曾經的故人往事,是只有彼此才熟悉,才能分享的點滴。其他在養生,養老,或如何與疾病對抗等話題中打轉的資訊,也都在在獲益。=====擁抱、照相,留下回憶。我們要珍惜當下,要珍惜每一個當下。實在是就此一別,又將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不知回眸轉身,是否還有此生下一次的偶遇?何時或何地的邂逅?一邊「回首相濡以沫的那幾年」和曾經「不顧一切的你我從前」,在道別的凝望時,「牢牢記下彼此的容顏」,「可以憑藉著回憶相見」。(*《不如見一面》的歌詞)。我自己更是衷心的感謝每一位排除萬難又不遠千里而來,曾經相識或不識的同學們。正是因為大家的參與和共襄盛舉,才能成就了我期盼今生能夠再度彼此重聚一堂,執手相望的心願。錄一首白居易道盡了臨老再相逢複雜心情的《逢舊》:「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心緒起伏,雖然惆悵,但也充滿感恩與祝福。=====好友們,請多珍重,也多保重,更切盼病痛莫要不請自來。雖然不知重會何期?但讓我們即使天涯海角,也常相憶!更讓我們相約五年以後的60重聚,不見不散,再度執手言歡。宴席散了,揮手道別。回眸一瞥時,借用李抱忱《人生如蜜》的歌詞:「為了彩虹,強忍愁雨!為了重逢,強忍別離!」同學們!再見!See You again!

與校長有約:邁向華人最好大學 !
校長陳文章給台大校友們的講座(2025年4月20日)校長陳文章延續幾年來的慣例,於美西時間4月20日春暖花開的復活節,再度與北美台大校友舉行年度線上座談。校長以《邁向華人最好大學的發展規劃及執行策略》為題,向聽眾詳盡介紹了20年框架下的長期校務規劃,以及他上任2年多來持續執行或業經完成的種種計畫。 到2024年末,台大已是具備16個學院、61個學系、學生總數達3萬5千人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在專任教師近2100人的規模下,生師比為16.5,境外學生與國際教師的佔比都接近10%。陳校長一如前任優秀校長們的施政,持續延聘一流研究型人才充實學校的學術與科研實力,擴大學校與產業界的合作計劃,並強化了對校友募款的計劃投入。透過與國際一流大學聯合成立交流平台、設立實驗室與研發中心、催化跨域合作等作為,台大持續提升了國際影響力,培育更多不同專業的領袖人才,成為國家社會的堅實棟樑。在2025年QS世界大學評鑒裡,台大已經有7個領域排名全球前50大,有38個領域排名全球前100,這已經是可貴的成就。 雖然台大繼續保持台灣高等教育的龍頭地位,也在如QS、THE等國際性大學評鑒排名上持續前進,但是相對有限的預算經費(每年總預算收入僅台幣225億),學生及教師的人均資源僅有全球鄰近排名的其他大學的15~50%,這還是為學校的長期發展帶來隱憂。有鑑於此,為了不久後到來的台大百年校慶,校長與行政單位聯合推動了兩個募款計劃:1、「創校百年基金」(為攬才、留才、學生獎學金及充實校園軟硬體建設而設),捐款達一千萬台幣以上的已有75位校友(其中國内60多人與美國10多人),捐款額接近50億元;2、「臺大百歲推手」項目則鼓勵校友捐款100萬或以上,用於設立百歲紀念館及充實其它校園軟硬體,目前已有300位校友慷慨解囊,居住在北美地區的校友也有50人之多。 校長講座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長下結束,由於內容實在精彩,讓關心校務與國家前途的校友們聽得是興高采烈,欲罷不能。北美台大校友會聯合會與各地校友分會的理事代表,都紛紛邀請校長走訪。陳校長介紹了他今年已排定的德州與加州行程,並會盡早實現把北美17個校友分會走個遍的關懷計劃。

第23屆EMBA校友基金會春酒+就職典禮
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於3月7日在君悅飯店舉行「第二十三屆董監事授證典禮暨春酒晚宴」。活動由董事長廖學茂策劃,邀請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台大EMBA執行長陳家麟等人參與,並獲得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立法院長韓國瑜與副院長江啟臣的賀電祝福,肯定基金會對社會的貢獻。基金會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捐贈價值200萬元的中型巴士,與張老師基金會合作推動「青少年心靈能量補給站」計劃,啟動「笑吧!校巴」巡迴全台校園,提供心理健康輔導,幫助青少年調適壓力與情緒。此外,基金會與天下雜誌學習事業群合作,推出「企業領袖保固學習計劃」,透過數位學習平台,讓全球校友持續精進專業知識,促進跨地域的知識共享與經驗傳承。特別感謝三大校友會、七大學會的熱情支持,共同推動基金會的願景與使命。第23屆校友基金會董事長廖學茂暨全體董監事、執行團隊 敬上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 大紐約區臺灣大學校友會 慶祝創會 40周年
大紐約區臺灣大學校友會於2024年11月2日舉辦年會,慶祝創會 40周年,特地邀請母校陳文章校長擔任大會主講 “臺灣大學的發展規劃與願景”,並發行40周年印刷版特刊。 當晚來賓踴躍,氣氛熱烈,節目精彩。 年會由藤敬齡、楊如琛主持。餐前講座由詹恭明醫師主講 “蔣夫人的晚年生活及長壽之道”,並由呂姝靜校友展示她的十餘幅肖像畫作。楊尤貲、林芳梅校友分享精心製作的 “科羅拉多火車之旅” 紀念短片。大會並頒發子女獎學金給唐靖嵐 Genelan Tang。並有豐富的抽獎,歡樂滿場。 陳尚勇會長歡迎所有的校友及來賓,並與賴富雄理事共同代表校友會捐款支持母校 ”百歲推手” 專案,連同 12 位校友百萬台幣捐款,一共募得 463,000美元 。台大校友總會郭敏能理事長帶領台灣各區校友會幹事和加州校友會的朋友,趕來慶祝,並贈送精美的特製紀念帽給每一位來賓。 陳尚勇會長與資深理事向來賓介紹,並由大會通過新屆理事共35位,包括 6 位新任理事:劉秀枝、林柏臻、蘇慧文、仝仰山、周燕羚、剛至馨,一起合作為校友們服務。 表演節目包括李勃興、李禎的鋼琴、小提琴合奏;藤敬齡、廖琪瑞鋼琴雙人合奏;楊尤貲、林芳梅領舞 “花漾年華” 和 Zumba;林友直、陳秋玉帶動排舞;賀筱岳帶領 “蝴蝶翼舞”;壓軸由校友組成的 “音速樂團” 演奏,並邀來賓共舞。 葛賢芬理事描述的很傳神:” 年輕校友有才藝的比年長的多太多了。這次表演的"樂團"為晚會增色不少。老頭,老太紛紛起舞,不肯罷休。以後真的要廣為宣傳,希望校友們能自薦表演。好久沒見到整個dance floor擠滿人了。” 趙君宜(第一副會長) 分析了 120 位校友的畢業年次,見證校友會歷年來積極鼓勵年輕校友加入的努力成果。趙君宜特別感謝剛至馨理事對新進校友們的精心照料。 史宗岡和張佳和校友分享的照片,歡迎到校友會網站 www.ntuaagny.org 首頁瀏覽或下載。 非常感謝所有理事、家人親友的合作與相互諒解,讓本次年會圓滿。期待在未來的活動中,再與大夥兒相聚同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