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慧貞教授自臺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科學博士學位,成為首位獲得該學院「公共衛生實踐領導典範獎」榮譽的亞裔校友。受臺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以及傅斯年校長援引斯賓諾莎:「我們貢獻這個大學於宇宙的精神」的信念啟發,對「教育與人才之於社會文明建設的意義」產生責無旁貸的使命感,並付諸實踐。
於教學、研究工作全面開展之際,蘇教授亦積極參與中央部會服務,先後承擔多項關鍵任務,於921地震後,兼任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秘書、創新校園規劃的軟、硬體內容,亦奠定「永續校園」建設的新時代標準;其後擔任顧問室主任,突破經費框架、擘畫「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台灣跨界人才培育網絡。
同時,蘇教授在成功大學亦經歷不同學術行政職務的陶冶,包括國際事務長、副校長等,多樣的歷練與寬廣的視野,使其成為成大創校90多年以來的第一位女性校長。
2015—2023年,蘇校長全心全力將成大打造為一所學生具競爭力、教師具使命感、職工具成就感,讓城市感動、國家驕傲、夥伴學校敬重、在全世界培育優質公民建設中舉足輕重的大學。8年任期,其亦經歷諸多世紀性的課題,包括台南登革熱爆發、0206地震、Covid-19肆虐等挑戰。蘇校長一再以創新思維,運用資訊科技、數據分析及其它工具,以problem reframe的概念切入,有效串連大學學術能量與各界合作,提供及時可行的解方,評論者更認為「成大撒下USR種子,讓台灣高教遍地開花」。
2017年,成大創全國與世界大學之先,推出所有大一新生必修的「踏溯台南」,使學生從實境踏溯中體驗歷史,加深對地方肌理的理解,培養在地關懷,蘇校長相信「是願意承擔、想要有所改變、才得以想像未來;是願意負責、想要有所貢獻、才能夠成就目標、有所影響」,為成大引以為傲的科研特長注入人文底蘊。
蘇校長更明確定調「永續」是高等教育、乃至於未來社會的共同價值;2016年率先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納入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並以科學管理為基礎,創新高教環境中的永續發展實踐模式,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頒贈「科技管理獎」,成為史上首位科技管理個人獎的女性得獎人!2022年蘇校長獲頒全球企業永續獎(GCSA)之「傑出人物獎(Outstanding Professional)」,為首位獲獎女性與學術界人士,表彰其成功將SDGs納入治校方針,推動、實踐、並落實永續發展及解決方案,成為臺灣標誌性的永續典範。成大於2023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永續發展影響力排名中勇奪佳績,再次蟬聯全臺第1,亦獲得全球第24名的殊榮,推動成功大學國際能見度邁向史上高峰!
蘇校長主張「校友的力量就是永續的力量」,其以生命灌注校務的真摯熱情,感動跨世代的海內外校友,紛紛以多元方案支持母校。同時,整合世界各地校友組織,成立全球校友總會,籌組全國規模僅見的「校友基金」,開展校友回饋的全新合作路徑。
蘇校長於高等教育治理的遠見屢獲國內外同儕肯定,亦先後獲邀擔任國際名校諮議委員,卸任後,現為波蘭「國家哥白尼學院」院士,持續在國內外平台倡議永續發展、協助人才培育,以科學前瞻的視野、人文關懷的衷心,貢獻於未來世界的共榮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