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永義教授1936年生,於國立臺灣大學就讀中文系學士、碩士,1971年取得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人、德國魯爾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訪問學人、荷蘭萊頓大學訪問學人、臺灣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現職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臺灣戲曲學院名譽講座教授、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名譽董事長、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諮詢委員、國語日報常務董事、河南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河南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廈門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河南大學客座教授、北京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廣州中山大學中國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黑龍江大學客座教授、牡丹江大學客座教授,於文學藝術領域備受尊崇。
曾教授為國際知名戲曲學家,著作等身,長年從事戲曲與民間文學藝術之維護發揚與研究工作,迄今已四十餘次率團赴大陸與歐美亞非各國進行文化交流。在臺灣則提倡精緻歌仔戲與中國現代歌劇,身體力行,卓有成效。所指導之博碩士班研究生,取得學位者已逾百五十餘人,培育後進,不遺餘力。
其傑出事蹟略可分三方面言之:
一、劇本與文學創作 :劇本十八種(如下),散文集七種,並於兩岸各地巡迴演出 。
- 2011 《蔡文姬》(崑劇劇本)。2010 《御棋車馬緣》(京劇劇本)。2010 《霸王虞姬》(京劇劇本)。2008 《陶侃賢母》(歌仔戲劇本)。2007 《桃花扇》(歌劇劇本)。2006 《慈禧與珍妃》(豫劇劇本)。2003 《梁山伯與祝英台》(崑劇劇本)。2001 《牛郎織女天狼星》(京劇劇本)。1999 《鄭成功與臺灣》(京劇劇本)。
- 1987 《霸王虞姬》(歌劇劇本)
- 1999 《國姓爺鄭成功》(歌劇劇本)。
- 2003 《射天》(京劇劇本)。
- 2006 《孟姜女》(崑劇劇本)。
- 2006 《青白蛇》(京劇劇本)。
- 2007 《李香君》(崑劇劇本)。
- 2010 《賢淑的母親》(京劇劇本)。
- 2010 《楊妃夢》(崑劇劇本)。
- 2010 《魏良輔》(崑劇劇本)。
二、學術研究:學術專書二十餘種、期刊論文百餘篇、會議論文七十餘篇。
三、榮譽獎勵:迭獲重要文學與學術獎項之肯定:2011年獲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頒予「崑曲特殊貢獻獎」、2010年獲大陸中國戲曲學會頒贈「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戲曲理論與創作特別貢獻獎」、2010、2006年獲中央研究院院士提名候選人、2009年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2008年第52屆教育部學術獎、2008年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獎、2004年至2009年為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教授、2001年至2007年為國科會特約研究計畫主持人、1998、1995、1993、1988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97年度胡適紀念講座教授、1993年第28屆中山文藝獎、1991、1987年國科會優良研究獎、1982年第7屆國家文藝獎、1981年第4屆中興文藝獎、1977年第3屆金筆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