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登入

校友證

獲獎名單

首頁 / 傑出校友 / 獲獎名單

第12屆(2017年)社會服務類 - 許金川

肝細胞癌是全世界最常見之癌症之一,也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症之一,二十多年來一直高居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的首位,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每年有大約一萬多名的國人因為肝病而過世。在過去肝細胞癌不能早期發現,等發現時大多為時已晚,因此如何早期發現提高存活率一直是醫界努力目標。

自民國六十七年起,在老師宋瑞樓教授的指導下,許金川教授孜孜不倦地利用超音波從事早期發現肝細胞癌的研究。經過廿餘年的努力,成果斐然,發表相當多重要的研究論文,不僅探討了小型肝細胞癌的生物學特性、小型肝細胞癌的診斷特點、研究出肝細胞癌的生長速率從而推算出高危險群病人適當的定期追踪的間隔,並發展出利用酒精注射小型肝細胞癌治療的方法,及利用切除肝細胞癌標本研究小型肝癌之病因,其研究成果為肝細胞癌之早期發現建立了一個成功而非常重要的模式,研究論文廣為世界各國專家學者所引用。而他建立的肝細胞癌早期發現的模式普及全世界,挽救了不少肝病患者的生命,對國人的健康及醫療貢獻良多。

從事醫療工作二十多年之後,許金川目睹許多肝癌或肝硬化末期患者都是在症狀出現時才求助醫師,但往往都已太遲,病人通常不久就往生,這樣的悲劇對家庭和社會的衝擊及損失極大。有鑑於此,民國八十三年底,許金川教授遂與恩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內肝病研究的鼻祖宋瑞樓教授,以及長期從事肝病研究的同仁與社會善心人士共同成立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藉以從事肝病防治宣導及促進肝病研究工作,期能為早日消滅國病─肝病。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宗旨之一是教育民眾─宣導肝病防治知識。因此,二十多年來,他以傳道士的精神,認為多一份努力,就可以減少一份遺憾與悲劇,積極透過各種可能的管道,全力宣導肝病防治之道。他長期在報章雜誌撰寫專欄、出版專書,教育民眾正確的肝病防治知識,不遺餘力地呼籲全民肝病篩檢的重要性。為了早日達到消滅國病的使命,許金川教授奉獻了幾乎他所有公暇的時間,全力以赴。他帶領了基金會的同仁及許許多多義工們全台走透透,巡迴舉辦免費肝病篩檢活動及肝病防治講座,足跡遍及全台偏遠鄉鎮、離島和原住民部落。二十三年來,基金會共舉辦過六百多場免費肝炎篩檢活動,受惠民眾約五十萬人次,而他個人的肝病講座更多達三百多場。他對台灣肝病防治工作推展默默奉獻和付出獲得許多迴響及認同。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另一宗旨是創新醫療─研究肝病治療方法。雖然目前肝病的治療已大有進步,但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治療及致病原因的研究仍有很多瓶頸亟待突破。許金川教授深知肝病研究發展之路是一刻不能中斷的,他數十年如一日帶領一群優秀的研究團隊,孜孜不倦地投入花費不貲且時間漫長的研究工作,希望能早日地探索出肝病的致病機轉及更新更好的治療方法。另一方面,為了提升國內肝病研究水準及鼓勵國內更多年輕學者投入肝病研究行列,許金川教授經年四處奔走,向企業及社會人士籌募研究經費,贊助國內從事肝病研究的醫師及學者,期許結合眾人之力,共同消滅國病。

有鑑於近年來肝癌的治療方法不斷創新,慢性病毒性的新藥治癒效果大大提升,民國101年年6月,在社會善心人士的協助下,許金川教授和幾位長期投入肝病研究及治療的醫界同仁們共同成立「醫療財團法人好心肝基金會」,創立全國第一家不以營利為目的、以病人為中心、用愛與關懷為出發點的「好心肝門診中心」,關懷對象不限於病友個人,也包括他們的家人和朋友,無論是醫療諮詢、就醫診斷、追蹤治療到醫療轉診服務,均秉持全程關懷,給予病友安心、溫馨及貼心的照顧,此種全方位的照護模式已然成為台灣醫療的新指標。

民國105年,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榮獲「國家品質標章獎」和第4屆國民健康署「健康促進貢獻獎」,民國106年又陸續獲頒「醫療奉獻獎團體獎」及「蔡萬才台灣貢獻獎」等殊榮,足以證明許金川教授長期對台灣肝病研究發展的貢獻,以及實踐以病人為中心和視病猶親的理念逐漸獲得社會及醫界人士的肯定,希冀未來在國人的支持及贊助之下,持續朝向「肝病醫療中心」的夢想邁進,為全民健康謀求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