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登入

校友證

獲獎名單

首頁 / 傑出校友 / 獲獎名單

第18屆(2023年)學術類 - 蘇玉本

蘇玉本先生於1972年進入臺灣大學機械研究所流體力學組,師從翁通楹博士及陳義男博士兩位教授。1974年畢業後進入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飛彈火箭研究所,受命研發固體火箭發動機,在顧問楊源生博士(臺大機械系客座教授)及前輩易扶生的領導下成功設計出運用於青蜂計畫的國內第一具完全國人自主開發之固體火箭發動機。1976年公費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航空工程研究所攻讀博士。1980年於獲得博士學位後返回原單位。

蘇先生歷任青蜂、天馬、天弓計畫火箭推進系統研發負責人。於1983年受命籌組液體衝壓引擎組擔任組長。1987年擔任副所長,負責所有飛彈之噴射推進系統研究發展。1990年又增任衝壓引擎載具研發-「擎天計畫」­主持人。經兩年努力,擎天一型歷經連續四次成功飛試,最後完成2.5倍音速掠海5公尺巡航飛行驗證,使我國成為繼美、英、法、蘇之後第五個能掌握衝壓引擎技術之國家。「擎天計畫」第二階段(擎天二型)自1996年開始針對超音速攻船飛彈需求開發整合式火箭衝壓引擎以及側掛加力器,並於1998年度順利成功結案,得以成為繼俄、法後第三個擁有此項技術之國家,研發技術成果使雄三計畫得以順利進行。

「擎天計畫」亦此時於進行第三階段-近極音速巡航飛行載具之研發。另於1993注意到飛彈用渦輪噴射引擎之外購逐漸困難,因此於所內啟動「飛彈用渦輪噴射引擎自製計畫」,以少量自籌經費,所有重要零組件小至軸承均自行開發,其性能、價格反較前此外購者為佳,終能於1999年接任所長後,經驗證可以進行量產,並定名為MR引擎,自2001年後得以突破外購無法獲得之窘境,此後各飛彈計畫(如雄二、雄二E、萬劍等)飛彈用渦輪噴射引擎均為自製品。

接任二所所長後,蘇先生除持續配合院方各主計畫外,更於所內陸續完成飛彈之垂直冷射、程序控制轉向與終端側向噴流技術開發以及雙推進劑液體小火箭研製。此期間並完成「雷霆二OOO砲兵多管火箭」部署之建案。其他外購困難或無法獲得之元件,如高精度伺服閥、加速儀、陀螺儀等均自行開發成功。為持續開發衝壓引擎,加強與學術界結合,使我國在極音速載具及超音速燃燒衝壓引擎(Scramjet - Supersonic Combustion Ramjet)先進技術上能與世界同步。

2006年蘇先生自認階段任務已達成,為利世代交替,請辭所長。惟於2007年應院長命接任中科院系統發展中心院級計畫總主持人,推動全院所有主計畫(天劍、雄風、天弓、萬劍等)之研發、生產任務。擎天計畫第三階段研發任務亦於此時由本人直接督導,於2013年成功結案,已應用在後續國防系統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此性能之武器系統。

自2012年屆齡退休。2014年中科院院轉型成為國家行政法人,其董事會成立諮詢委員會,蘇玉本先生經董事長聘為專業諮詢委員。在此段期間眼見當年所推動之研發工作,例如擎天計畫第三階段已順利結案,而後續工作(如極音速飛行載具-擎天計畫第四階段、微衛星發射系統)已蓄勢待發但仍待持續推動,乃於2017年諮詢委員續聘時轉任為專業單位顧問,俾利貢獻過往經驗,與新一代研發人員共同實際從事研發工作。